对自己好点 …饶恕
(Joyce Meyer)
第十一章 发现隐藏的不宽容
录音连接:
对自己好点 …饶恕(7)11-12章
我回忆起在二十五年前一个星期二晚上,去教会听牧师分享,说需要原谅那些冒犯我们的人。我自鸣得意地想:“我没有任何的不宽容。”我坐下来听一个肯定是我不需要的讲道。但是当我继续听,我意识到,我的确在心里有不宽容,它是被隐藏了。或许更确切地说,是被我隐藏了。当我们面对自身的罪 并且辨识是何种罪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感到苦恼。因为我们 把东西深埋内心,所以即使它们对我们有不利的影响,我们 也没有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我们经常高估自己,经常论断别人的失败而不看自己的过犯。
在那天晚上,神向我显明了我生活里的两个特殊状况,清楚地向我表明我的确有不宽容的态度。
在《圣经》里, 我们知道两个迷失的兄弟的故事。 一个迷失在罪中, 一个迷失在自己的宗教里。他们两个都以不同的方式疏远了神,我们通常称这类故事是浪子的故事。中心就是小儿子希望获得家业很快离开了家,以罪的生活方式挥霍父亲的钱财。就如同很多罪人所做 的,以一团糟来结束。钱也没有了,在一个养猪的人手下工作,吃猪吃的食物。想到他悲哀的生活景况,他决定回到父 亲那里祈求原谅,要求作家中奴仆。(路加福音 15:11-21)
父亲, 在故事里代表的是神。欢欢喜喜地看到儿子回归,并办了一个盛大的酒宴。然而,大儿子不高兴,决定不参加宴席。他感觉自己一直在过一个有道德的信仰生活,他提醒父亲自己所做的一切好事情,为什么父亲没为他预备一个酒宴。我们可以看到,宗教上的义人哥哥,对弟弟的回归不是很高兴,而且还怨恨和生气。他迷失在自己的自义中。他对自己所谓的好行为而自豪,认为不值得对待弟弟那么好,像他得到的一样。哥哥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态度比弟弟的坏行为还糟糕。
如果有人上前对他说:“你的心里有不饶恕”, 他不相信的。他没看到自己的罪,因为他认为道德上他有义的行为 。 事实上, 他还是一个好男孩遵守所有的法规, 但是神不喜悦, 因为他的心不对。如果他花点时间来查验自己的心态,或许意识到他的确需要宽容。
显明不宽容的六种态度
不宽容 不断地计分
列出所有义的行为给父亲看,哥哥说:“我这么多年来服侍你。”他列举了诸多的好行为, 明确地知道这么多年他所做的这些好事的荣誉。他一直在记录,我们也有相同的倾向。 我们喜欢记录自己的功绩,却记录他人的过犯。我们进行比较, 在我们的思想里,我们总是高人一等。耶稣来摧毁区分,如果我们犯罪了,我们的帮助只来自祂。如果我们做了好事,那是我们的本分 。我们所做的好事祂才能得所有的荣誉。没有祂我们什么也不是。无论怎样,我们在祂的里面所有的等级都将毁灭,在基督里我们是一体的。
哥哥列数自己的好行为和弟弟的罪行。这通常表明那是我们心里的不宽容。彼得问耶稣,他要饶恕他弟兄多少次?(马太福音 18:21-22)他显然是记录了被冒犯的次数。爱是不计算人的恶(哥林多前书 13:5),如果我们不断地顺服耶稣,走在祂显给我们的爱里,我们一定不会一直计人的冒犯。当我们宽容的时候,我们必须彻底宽容,那意味着我们放手不再想起。如果我们试着回想是可以记得的,但没那必要。我们可以饶恕,从中走出来,不再思想或谈论它。
有一段时间,我会不断数算起戴夫惹我生气的一切事。 我清楚他所有的错误,信不信由你,我经常傲慢地为他能改变而祷告。是的,我为他祷告,但是对自己的不好态度却视而不见。现在我已经不能告诉你,戴夫所做的最后一件让我气愤沮丧的事了。我为自己做了一件事,就是不再计算他的错。现在我很高兴,魔鬼不开心,因为牠在我的生命里失去了一个堡垒。
现在问问自己,是否你还计算着他人对你做的,还有你为别人所做的。如果你有,在你的人际关系中会有麻烦,你的心里确实有不宽容,需要为之悔改。
不宽容 夸耀自己的善行
哥哥告诉父亲,他从没有违背父亲的意愿……。他是在夸耀自己的善行,同时也是在一一细数弟弟的过犯。论断常说:“你不好,我才好。”《圣经》里记载了很多对他人批评论断的危险性。我们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我们怎样论断人的也必怎样被论断。如果我们种的恩慈,收的也是,但是如果我们种的论断,收的也是论断。(马太福音 5:7,7:1-2)
哥哥没有恩慈,这是自义的人常有的问题。耶稣在世时对宗教型的法利赛人说了诚实之言。祂说他们宣讲什么是正确的,自己却从不做。他们做的事情都是要显于人前的,他们是伪装者(假冒伪善)。因为他们遵循律法, 而从不动手帮助他人。他们洗净了杯子的外面,里面却是脏的。换句话说,他们的行为或许是好的,但是心却是污秽的(马太福音 23)。 宗教型自义的人,可能实际是世界上最卑劣的人。耶稣为我们而死, 不是要我们有宗教, 而是通过祂与神有亲密的关系。 真正与神的关系,能软化我们的心,使我们以温柔恩慈来相待。
那晚,我坐在教堂想,我的心没有不饶恕。我或许可以很精确地告诉你,每周我祷告多少个小时,又读了多少章圣经,然而我没有意识我的心态神并不赞许。 我表现的像是哥哥。感谢主改变了我,我总花点时间来省察自己的心,确保我没有夸耀神通过我做的善事。圣经说,当我们做好事时,我们不应让我们的左手知道右手所行的,那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再回想此事。我们让神使用我们为着荣耀祂,好做祂为我们预备的下一件事。
你是否做过比较,觉得你是如何优秀,别人如何不好?
你是否说这样的话:“我真不敢相信是他们做的,我不会做。” 那么,你就有麻烦了。你对自己评价有多高,就对别人评价有多低,真正地谦卑根本不考虑自己,否则那是以自我为中心。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比别人好,我们就会发现很难宽容。 所以,让我们在神面前谦卑自己,抹掉我们脑中所有好行为的记录。
不宽容 抱怨
哥哥对父亲说:“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 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路加福音 15:29)
他有一句代表性的格言—— “当别人玩耍开心的时候,我做了所有的工作。 ”他或许就是工作狂,根本不知道娱乐和享受生活。因此他嫉妒别人做这事,他不断抱怨自己被对待的方式。
那晚,我坐在教堂 ,聆听我认为自己不需要的,宽容的讲道。神开启我,我对我大儿子的不宽容,因为他没有我希望的那样属灵。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对某个人抱怨,那么,很可能是你心里对他持有不饶恕。或许是这个人对你做的一件事或几件事, 或许是他或她的个性冒犯了你。就我儿子的事而言,我对他的很多选择都不高兴,却忽略了他的年纪,在他那个年纪,我的选择或许比他的还糟。
宽容那些让你生气的人,找一些积极地事情默想或谈论。祷告,看神怎样在你和你爱的人里动工。
不宽容会疏远、分离、分裂
哥哥提到弟弟的时候用的是“你的儿子”,而不是“我的弟弟”。因为他在心里已经立一座墙与他隔离,他后退拒绝参加宴席,与其他人一起庆祝。他不仅仅把自己与弟弟隔离开,也把自己与为弟弟庆祝的人隔离开。
你是否对某个人生气 ,从而也对其他没有对此人生气的人生气。很多次,我对戴夫抱怨不友好的人对我的态度 ,却使他为这个人辩护。他提醒我,他们或许这样一天很不开心,之后,他开始说他们的优点。
他试着让我看到事情的另一面。但是我却对他生气,因为他为让我生气的人辩护。我的气愤不仅仅使我与气我的人分离,也使我与喜欢他们的人分离。我认为那些被冒犯的人生活孤单满了愁苦,与很多事隔绝。他们抱怨生活如此忙碌,以致于没时间做别的事。
哥哥不打算参加宴席, 如果他参加或许会玩得很开心,但是他却宁愿抱怨和痛苦。关于不团结的悲剧的话题是非常重要的,在之后的章节里我会谈论更多。
不宽容 继续引发冒犯
当我们不饶恕的时候,我们总会找理由谈论别人对我们不是,我们尽可能在谈话里提到。告诉任何肯听的人。这些行为显示我们不顺服神,我们需要立即寻求祂的帮助让冒犯远离。心里所想的嘴里会说出来,通过听我们自己所说的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真实的自己。
哥哥提醒父亲他所善待的这个儿子是个不配的儿子,谈论他的过犯(路加福音 15:30),他很生气他的谈话证实了。 耶稣说当我们生气时,我们要放手,意思是停止再提起。你是否想到你已经宽恕了某个冒犯你的人,但是发现下一次他们做了某事又来激怒你,你的旧疮是不是又回来了? 我们都是这样。那意味着我们没有彻底饶恕,我们需要求神帮助。
不宽容 怨恨对冒犯者的祝福
哥哥嫉妒并生气,他怨恨父亲祝福自己的弟弟。他不希望为浪子弟弟举行宴席,有肥牛,新袍和鞋,并戒指,他怨恨极深。
不满别人的祝福,表明出我们性格上的很多问题。神希望我们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祂希望我们信靠祂,向每个人做对的事情。故事里的弟弟已经做错了,但现在他需要饶恕、接纳和医治。他的父亲或许之后打算会和他谈谈过去他的错误行为,但是此刻他需要爱,他需要看到父亲的良善和慈爱。神总是为每个人做对的事情,他对自己做了什么和为什么要做, 或以做的方式总有一个理由。 因为我们不同意也不认为,没有区别是公平的。如果我们保持怨恨的态度,我们即将为之受痛苦。
别的人都去参加父亲为弟弟举行的宴席,只有失望的哥哥拒绝一同欢庆。他糟糕的态度不会让他在宴席上开心。他真需要对自己好一点啊,宽容。确保自己没有隐藏的不宽容。打开心看看我以上我所提到的。求神显明你可能有的任何苦毒、怨恨、不饶恕,或冒犯。检查不宽容的各种症状,如果你有,向医生耶稣寻求医治。
第十二章 合一的能力与祝福
神鼓励合一、协调(调和)、同心, 这也是祂所吩咐的。维系合一的唯一途径乃在乎我们是否愿意快快地饶恕并以怜悯恩待他人。今日的世界充斥着不和,形形色色的政府、宗教派别、商业组织间的战争、仇恨和剧变不断。然而神赐平安,让我们可以选择想往的生活方式。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诗篇 133:1)
诗人接着说,在合一之地,有耶和华所命定的福,就是永远的生命。神尊荣那些竭力活在合一中的人。耶稣说,那使人和睦的人就是神的儿女。这个称谓意味着这些人灵命成熟,他们放下自己的感受,愿意谦卑在神大能的手中,选择顺服神。他们采取主动,积极持守合一。
想想你生活或工作的氛围,那里有平安吗?人们相处融洽吗?如果不是,你正如何面对这些呢?你可以祷告,你可以鼓励别人和睦相处。如果那不和是你的错,你可以改变自己。在你与别人不和时,别再纠缠于末节,你首先起来道歉。智慧起初生出的好果子中就有和平。以智慧行事,你的生命就会得蒙祝福。
唯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雅各书 3: 17)
定意合一
我曾说过,转角处皆有彷徨。因此,我们若期待合一以及后续的和平,就必须定意做出选择。我们当学习神的方式并与圣灵同工撒播和平。
已婚人士都知道,婚姻中常常就有那么多的事务不能达成一致。通常我们嫁娶的人与我们个性相反,思考方式也不一样。虽然夫妇或许有分歧,但可以学习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表达意见。
戴夫和我非常不同,在争吵中虚度多年光阴。后来,我们认识到争吵的危险和合一的能力,因此一同承诺在关系、家庭和事工中持守和平。我们确信,若我们分裂,神就无法祝福我们。俗语说:“合者立,分者败”。事实就是如此。圣经说: 一个能使千人逃跑,两个能使万人逃跑。从中可知,当我们选择合一时,能力就会倍增。
大部分的争论都是源于我。戴夫一贯平和,他很不喜欢争吵、怒气以及由此引发的紧张感。可是在我成长的家庭中没有合一,我必须重头学习和平之道。我研读神的话语,努力学习我之所缺,为了赢得和平改变自己。我发现没有谦卑就没有和平。谦卑是我当求的,恐怕也是最难以获得和持守的首要德行。
一个真正谦卑的人会避免虚浮(虚荣、没用、无意义) 的谈话,因为那会导致更多的不圣洁。他们弃绝对无知问题的愚蠢辩论,因为他们知道那将挑起争竞。
还记得你上一次与人为着某件微末且无知的事情而起的争论吗?或许那天你心情不好,说了不该说的话,就引发了争论。你本该快快道歉,但骄傲使你继续口出愚昧,努力证明自己的正确。结果就是你浪费了时间、精疲力竭、头痛气闷,再也无心祷告。你心里实在知道自己行为恶劣, 一个声音想说:“我真的抱歉,这是我的错,我请求你原谅。”可你的老肉体却让你固执己见,拒绝那么做。
记忆中此类情景很多, 但我很感恩再也不必那样生活了。 我讨厌冲突、混乱、不合与纷争。保持正确并非只是表面所呈现的那样。我们常常单纯为了证明自己正确而与人发生冲突。可是,即便我们胜利了,除了沾沾自喜和骄傲,我们又能收获什么呢?我们如果谦卑自己,让神为我们辩护,结果会好得多。如果那是祂最好的计划,祂确能证明我们是对的。 神的话语说: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哥林多前书 13:5),即便正确也不坚持。你是否愿意在不同意的情况下不挑起争端, 而是容让别人认为他们是正确的?你若能如此,那么你在使人和睦和持守合一上又进了一步。
最近我们一家 11 人外出旅行, 包括戴夫、我们的两个孩 子、他们的配偶和几个孙辈(其中几个是青少年)。我们住在同一栋房子里,当然有可能发生不合一或伤害感情的事,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做同样的事、看同一个电视节目、玩同一个游戏或者在同一个地方吃饭。青少年的态度可能常常让人灰心, 但我们该记得我们年轻时的表现并不比他们现在好。
我的观点是:虽然那次旅行中的我们都是基督徒,乐意顺服神并和平相处,我们仍须为合一而付出努力,当你的渴望是合一的时候,你就能做到。在我上面说的情形中,除非每个人都愿意谦卑自己,以怜悯和饶恕彼此相待,否则要维持和平的氛围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神教导我们要速速饶恕时, 祂当然知道自己所行的深意。撒但一直蹲伏左右,极力挑起事端。但神给我们出路击败牠,藉着怜悯、坚忍、耐心、知识、认罪,让你免于论断,且迅速完全地饶恕他人,不致陷入撒但冲突的圈套。
关系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糟糕的关系使人痛苦,好的关系则是世上最有益、最蒙福的事之一。撒但极力摧毁关系,因牠知道合一的能力。牠利用人们个性的不同来攻击我们。牠使我们将事物抽离特定语境,助长情感伤害、愤怒以及拒绝原谅的悖逆态度。但是我们确有权柄胜过撒但,可以抵挡牠和牠对家庭、工作、学校、教会中的关系带来的分裂。 扪心自问,混乱可有好处?它能改变现状吗?很多时候,冲突只能让我们痛苦,没有任何益处。让我们下定决心致力于和平。没有人能解决世上所有的混乱,但是我们能为自己的生活和人际关系负上责任。开始祈祷,求告神你当如何改变让你的生命更加平安。
学会适应
人大多都想用自己的方法处理事情,但为了合一,我们必须学会调整和适应。思考下面的经文:
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气高大,(势利眼、傲慢、排外的)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诚实的、恰 当的、高尚的) 要留心去作。若是能行, 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罗马书 12:16-18)
仔细研读这些经文发现,如果态度不正确,我们就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我们需要谦卑的态度去适应和调整他人的情况。我们当然应在正确的事上持守,但在小事或可迁就别人的事上,我们应该尽力迁就。
任何人自行其是都不好。我们需要彼此委身于谦卑和爱中,我们有时需要对他人及其要求作出让步,并抱有积极的态度。
在我们大部分的婚姻生活中,外出吃饭时,戴夫总让我选择餐馆。作为一个容易相处的人,这样做对他并不困难,但这于我而言非常重要。但最近几年里,不知什么原因,他对于去哪儿吃和吃什么变得非常挑剔,不再想去我经常要去的地方,他就是不吃大蒜,而意大利菜是我的最爱。我相信你已经看到问题所在了。我还喜欢中国菜,尽管他还偶尔愿意去吃,却绝不能油腻或重口味。我明白,现在是我作出调整和改变的时候了。对于在哪儿吃我一直很挑剔,我想,该是他挑剔的时候了。
我承认,这对我而言有点难。我们若惯于自行其是,突然的改变的确很困难。但我提醒自己,戴夫已经让我选择去哪儿吃长达四十四年了,现在真的该轮到他了。我们若避免情绪化的反应,并花些时间说服自己,我们就更容易作出调整。
以上经文还提醒我们不要高估自己。我们不该认为我们想要的比他人想要的更重要,我们都有同等的价值和权利。
谨记这些能帮助我们适应他人的要求。
提升祈祷的能力
祷告是我们拥有的最大特权,它将大能和祝福之门向你我的生命敞开。神垂听并回应祷告,但是祂告诉我们须在合一中祷告,不可带着怒气。
我愿男人无忿怒,无争论,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提摩太前书 2:8)
这节经文说的很明白, 我们祷告不可怀着怒气。马可福 音 11 章教导我们说,当祈祷时, 我们必须先原谅所有与我们不和的人。这节经文也强调我们若祷告时心中满了怒气和冲突,就不要期待祷告蒙应允。
如今愤怒的人很多,其中大部分是对愤怒更为了解的基督徒。他们祈祷,却错误的认为愤怒并不碍事。他们也许觉得自己的愤怒正当合理,但是神并不以此为无罪,要求我们放下愤怒才去祷告。在祷告中来到神面前的最佳途径,乃是先悔改你自己所有的罪,然后确认你里面没有任何不原谅。我们若拒绝原谅别人,怎能要神原谅我们呢?我确信我们对神的冒犯,要比他人对我们的冒犯严重得多。
夫妇或一个家庭若定意合一 ,他们的祷告就大有能力。
我又告诉你们, 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 同心合意的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马太福音 18:19)
这太惊人了!你若真的相信这节经文所言,就该确保活在合一、和睦中。失去祷告能力的代价远过于愚蠢骄傲的损失。
我曾一度愚蠢地认为, 我可以与戴夫想吵就吵,也能一道进行“同心合一的祷告”以求得某些突破。然而从马太福 音 18:19 中,我们明白到,这样的祷告并不起作用。神所说的祷告能力,只赐给那些定意尽力维护和平的人。人若如此行,是得神喜悦的,祂也会以特别的方式尊荣如此的祷告。使徒彼得曾想要这种祷告的能力,但他发现与其他使徒的关系出了问题。因此他问耶稣,为了和睦他需要作出何种努力。耶稣的回答直击本质。
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七次可以么。(马太福音 18:21)
我相信彼得自认已经很大度了,所以耶稣的回答一定让他很震惊。
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马太福音 18:22)
那就是四百九十次!当然,那不过是耶稣的表达方式,意思是说“常常饶恕,不设限制。”
祷告是赐予我们的珍贵礼物、大能特权,千万不要被不和糟蹋了。在你祷告前,花点时间省察你的心。若是需要修正什么,就积极行动来带下和睦吧。
神的话语还告诫我们, 当我们去祭坛献礼物时,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马太福音 5:24)。这无疑是在教导我们要积极行动带下和睦。
服事的能力
当我们奉献自己来服事神时,就有极大的能力赐给我们。 耶稣把信徒两个两个地差派出去传福音、给人治病。祂还告诉他们,要去有平安的人家中(路加福音 10:1-9)。祂深知,门徒们不可能在灵里不安时还能做祂能力的管道。神所赐的应许值得他们尽力持守和睦。
看哪!我已经给你们权柄,可以践踏蛇和蝎子(身体和精神的力量和能力) ,又胜过仇敌一切的能力,断没有什么能害你们。(路加福音 10:19)
我希望,这应许成就在我生命中,我相信你也一样。所以让我们定意活在合一和睦中。那不是说我们应该与别人想法一样,或赞成他们的选择,我们乃是拒绝争斗。我们若单单地做好自己的事,很多冲突都可以避免。我们需谨记,若在某事上没有担负责任,那我们就无需有什么意见。
我们一般在别人没有问意见时就发表意见,这就会引起争论或冒犯。我是那种随意发表意见的人,但我一直祈求圣灵帮助我保留意见,除非被别人问到。在这方面,我做得还不完美,但我仍在不断学习。
使徒保罗在写给腓立比教会的信上鼓励两位姊妹(友阿爹和循都基)和睦相处。他甚至鼓励其他人来帮助这两个姊妹在所投身的福音上同工(腓立比书 4:2-3)。我们无法确知她们的矛盾所在,部分问题可能是她们对彼此选择的过多干涉。保罗一定听说过两个女人很难相处,也了解这会削弱她们的服事,因此特意在信中提及此事。保罗当日给这两个女人的也是写给我们的。若我们想要服事的能力,我们必须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合一。
使徒保罗在信中写到: 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们的喜乐可以满足。(腓立比书2 : 2)
圣经中我们所见伟大的男人和女人,都致力于合一。他们知道没有合一,他们的服事就没有力量。在我们服事早期,我和戴夫领受从神来的启示,认识到冲突的危险。冲突不是小事,充满危险,若不停止,它就会像传染病一样传播开来。我讨厌冲突和它的影响,努力防范冲突进入我的生活。
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并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又要谨慎,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恐怕有毒根生出来扰乱你们,因此叫众人沾染污秽;(希伯来书 12:14-15)
这经文教导我们,必须尽力防范冲突进入我们的生活。 我曾说过的积极成为一个和睦者需要谦卑和乐意的心。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坚持自己正确意见的权利,转而只关注自己的事,常常抑制自己的口说出挑起争执的话。
我花了很多时间教导他人以促进和睦。若没有平安,生活是痛苦的。没有平安,我们就没有能力。
我们应彼此扶持,走出冲突。我们同工中的一位牧师有许多恩赐,特别擅长于“解决冲突”。如果我们部门中或雇员间存在冲突,他就与他们一起工作,并帮他们解决冲突和不合一。我们知道,若不合一 ,服事神的能力就会被削弱。
冲突常常源于缺乏适当的沟通。许多关系都因此被毁了,真让人伤心。只要我们真心想学, 就能学到良好的沟通技巧。
我们的那位牧师帮助人们进行冲突沟通,一般总能解决问题。 若问题依旧,涉事方又被发现执意激发冲突,那么我们就只好说,他们不适于在乔依丝·迈尔事工中服事了。我们一定要合一 ,以便更有果效地服事神。
圣经记载说,亚伯拉罕和罗得的牧人为放牧牲畜的牧场起了冲突。亚伯拉罕是一个非常智慧的人,马上对罗得说:“你我不可相争。”他让罗得先选择土地,他愿意选择其余的部分。 我们看到亚伯拉罕谦卑自己,避免了未来的冲突。罗得选了最好的土地归他自己,神却因着亚伯拉罕定意和睦而赐福他比先前更多(创世纪 13 章)。
这故事是一个提醒,帮助我们避免冲突,我在教导时经常使用它。如果你谦卑自己,避免冲突,那么神将大大赐福你,你也要在祷告、服侍中得力,并享受平安中的喜乐。
最后我要提醒大家,我们若想活在合一中,就要学会怜悯和饶恕他人。神已将平安的钥匙给了我们,教导我们饶恕那些伤害我们的人,神是可信的,在关键时刻祂会给我们带 来公义和安慰。我们当饶恕,神负责彰显公义。你负起自己的责任,神则行祂自己的事。
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以弗所书 4:3)